基于伺服控制系統對行星減速機進行精度調節, 就是將二者視為一個完整的傳動系統, 借由伺服控制系統當中自帶的反饋調節功能, 使得行星減速機在完成一系列傳遞動作時, 能夠更加高效、精準地調節其傳動精度。通過筆者長期對行星減速機及其運行狀態的觀察, 發現在沒有控制系統調節的狀態下。
行星減速機運轉時間越長, 在兩個相配齒輪工作齒面互相接觸的過程中, 與之相對應的非工作齒面中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側隙, 如果側隙超過規定值, 則此時行星減速機將失去運轉性能, 處于報廢狀態。而通過利用伺服控制系統調節行星減速機的精度, 根據行星減速機的實際運行狀態可知, 在初始階段, 伺服控制系統將對前后偏差進行自動識別, 如果此時前后偏差值相對比較小, 也就是說前后比值比較穩定的情況下, 運用伺服控制系統的反饋響應功能, 此時并不需要調節行星減速機的精度。而在行星減速機運行速度的不斷延長下, 齒輪之間相互嚙合過程中產生的磨損也越來越多, 此時將會導致側隙生成并愈發變大。
通過運用伺服控制系統本身自帶的放大環節, 放大行星減速機當中相對比較小的偏差, 此時驅動裝置將會自動接收到來自反饋調節的反饋響應, 隨后驅動裝置在這一響應下將會產生與之相對應的各動作[3]。當輸入對比值以及輸出對比值與理想值完全一致時, 驅動裝置將完成全部動作, 由此使得行星減速機所獲得的輸出值能夠具有明顯的高精度性?,F階段, 有許多研究人員表示由于伺服控制系統本身的控制和反應能力比較強, 因此將其運用在行星減速機當中能夠有效幫助其完成相應動作, 加之其成本不高, 也沒有較高的應用限制, 因此可以被廣泛推廣使用在行星減速機當中, 用于完成精度調節。但隨著行星減速機機型的逐漸高端化, 成本也將逐漸增加, 因此利用伺服控制系統調節行星減速機精度還需得到進一步的優化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