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動產業和減速機結構調整,改變我國基礎零部件行業目前存在的低水平制造能力過剩、高水平制造能力不足的局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1.積極培育一批“專、精、特”企業和知名品牌
研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手段,鼓勵基礎零部件企業向專業化分工、細分市場、特色明顯的方向發展。培育100家有較大規模、專業化水平高、特色鮮明、具有知名品牌減速機的企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吸引多種資本投向基礎零部件行業,提高企業研發高性能減速機的積極性。鼓勵企業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整合要素資源,提高集約化生產水平,努力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
2.優化特色產業集聚區
依托現有資源,結合基礎零部件企業的特點,加大對國內已有軸承、齒輪、液壓件、密封件、緊固件等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和指導,引導企業向產業園區集聚,加強集聚區鑄造、鍛造、熱處理的集中化生產,培育一批專業化分工、產業鏈協同、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特色產業集聚區。支持省市建設省級基礎零部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鼓勵在具備條件的集聚區建設若干國家級基礎零部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建立健全區域性現代制造服務業體系,提高區域配套服務能力,完善技術成果共享機制。鼓勵減速機零部件產業集聚區通過資源整合,在集聚區內形成公共技術研發中心、檢測實驗中心、培訓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